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日期:2022-11-2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69

倘若我们现在要问:世界上任何国家用任何文字写成的书籍哪一本译成的外国文字最多?这问题大概很多人都能回答:这就耶稣教的《新约》《旧约》。但倘若像我们再问:仅次于《新约》《旧约》的是哪一本呢?这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可是我们一提到里面的故事,就几乎人人都知道,无论他是住在葱茏的椰子林里,是在冰天雪地里,是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里,或是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里。这些故事从许多许多年以来就流行各地。上至文人学士的著作,下至民间传说,它们都留下了痕迹。每一个地方的人都以为这些故事是他们自己创作的,根本就没想到还有从外面借来的可能。至于这些故事的老家就只是一本书,而这本书有几百种文字和方言的一本,他们更一点都不知道了。

这本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

一提到寓言童话,我们很容易想到印度。因为印度是世界上有无比丰富寓言和童话的国家,印度人没有空间和时间观念。永恒同一刹那,宇宙同一个小点,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多大差别。因而印度几乎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历史。在四五千年的长时间里,我们只找到几个可靠的日期;而这几个日期也还是根据印度以外同印度发生过关系的国家的记载推出来的。譬如说佛教护法大王阿育王的时代就是一个好例子。印度人的最老的巨著《梨俱吠陀》,对世界文化来说是一部何等重要的书,但是关于它产生的时期,学者的意见竟相差三千年,一直到现在还埋在一团雾里。

但一说到寓言和童话,世界上任何民族也比不了印度。原因也许就正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别的民族连在幻想的时候也有许多摆脱不掉的束缚;时间一久,距离一大,他们幻想的翅膀就有点追不上了。但印度人却不然。一走到幻想的王国里,他们就显出了自己的身手,仿佛是太空里的飞鸟,大海里的游鱼,任意飞翔游泳,没有一点障碍。说到天,又何止三十三层;谈到地狱,也不止十八个;再说到世界,就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世界存在。天帝释住的神宫当然是七宝雕镂,但实际上却并不这样简单。我们得要想象到这七宝有各种的光彩,各种的形态。这种种不同的光彩、种种不同的形态,交互间错盖成一座宝殿。黄金的黄光,珊瑚的红光,毗琉璃的白光,另外还有无量数的光,辉耀在一起。再衬上檐边的七宝铃,上面的七宝网,旁边的七宝池,池旁的七宝树,我们就可以想象着都率天宫是什么光景了。佛从头顶上向外放光,这我们都还可以想象。但他一放就是无量千万条。上面又有莲花,又有佛,这佛又放光。一直到这里,我的幻想还能跟得上。但倘若像这样再放下光去,我的幻想就有点乱起来,不能够再组成一幅图像了。但印度人还有办法,这才不过是牛刀小试。我们随便看一本佛经,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幻想真如万千涌泉,源源不绝。而且一切都生动、美丽,一点也不枯燥。他们既然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切走兽飞鸟都有了人性;一切泉石树木都有了生命。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印度人就相信灵魂不灭,就是所谓轮回。一个人做好事,下一生就可以成神;做坏事,就可以成禽兽成饿鬼。人与兽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寓言和童话里,一只牛说话,它真的就是在说话,毫不勉强,为什么一只牛不能说话呢?于是在高山上,深林里,小河边,到处都充满了生命。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了。

印度人从什么时候起才有这本领,我有点说不上来,反正一定很早。而且我总怀疑,这并不是原来不是印度土人后来侵入到印度去的雅利安人的本领,因为他们还没侵入到印度去的时候,他们在这方面并没有特殊的表现。恐怕这份本领还只有原来住在印度的土人有。雅利安人到了印度才从他们那里学了来。其后血统混合,也就分不清究竟是谁的了。大概在纪元前很早很早就有许多寓言和童话流行在印度各处。最初当然是民间的,后来文人学士也渐渐注意到这方面,于是又的人就把这些故事集在一块写成一本书;有的把单个的故事采到自己的著作离去。譬如说世界最伟大的史诗《摩诃婆罗多》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样流行在民间的寓言和童话一定很多,可惜有很多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了。在现存的寓言童话集里面最有名的就是《五卷书》。

这部书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呢?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确定。大概总在纪元后三四世纪的时候。到了第六世纪它已经是一部名著了。最早的那个原本现在已经佚失。其后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改编和重写。有些旧故事因为不合编者的口味被删掉了,同时却又有新故事加入进来。故事的篇数和长短,叙述的本领都很不一致。但这部书的本来面目却始终保持着:它仍是一部寓言童话集。这是我们的说法。在印度人眼里,它却有别的用处。它是一部用来教孩子们尤其是太子们的教科书。他们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本领:怎样处世做人,怎样交朋友,怎样打倒敌人。所以在每个寓言或童话的后面都插入一句格言或谚语,里面当然包含着一个教训或一个警告。故事的本身反而成了解释这格言或谚语的工具了。

…………

梵文《五卷书》穿了种种不同文字的衣服走遍了世界。它的足迹达到每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在这样情况下,它当然会到处留下足迹,无论是在文人学士的著作里,或是在民间的传说里。欧洲中世纪的故事集像《罗马事迹》里已经收入了《五卷书》里的寓言。其他许多著名的寓言家和童话家像薄伽丘、斯特拉帕罗拉、乔叟和拉芳丹都借用过《五卷书》里的寓言和童话。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集,虽然是采自民间,但里面也有不少《五卷书》里的童话。甚至欧洲各处的民间传说都受了《五卷书》的影响。……

……在我们中国怎样呢?虽然《五卷书》从来没有译成中文过,它在我们中国的影响却同在别的国家一样大。这原因也很简单。中印两国很早就有交通,而且一直没有断过。从印度来中国的商人都很喜欢把他们在印度或中亚听到的故事讲述一下,而听过的人又往往高兴再讲给别人,于是就辗转传布开去。时间一久,这些故事就渐渐染上了中国的色彩。有的把外国姓名改成中国姓名,有的把里面同中国国情不合的地方渐渐改得适合了,终于仿佛在中国生了根似的,再也没有人想到它们不是中国的了。譬如说那一个乞丐踢破罐子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中国许多地方的民间传说里都有这个故事。有的文人学士也就把它写到书里去,像《苏东坡诗注》和《雪涛小说》里都有。还有一个驴蒙虎皮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教科书里都读到过。有些地方民间也流行这故事。至于两只鸟用一条树枝架着一个乌龟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这些故事的老家也就是梵文的《五卷书》。

19世纪中叶德国东方语言学家本发伊曾把梵文的《五卷书》译成德文。在那篇著名的长序里,他把这些故事走遍世界留下的痕迹都寻了出来,因而建立了所谓比较文学史。他说:世界上所有童话的老家都是印度,希腊却是一切寓言的故乡。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很难同意了。但无论如何,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里产生语言和童话最多的就是印度,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话很少不是从印度穿出来的。这是一般学者都承认的。

我在开头曾说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用任何文字写成的书籍以耶稣教的《新约》《旧约》译成的外国文字最多,但论到真正对民众的影响,恐怕《新约》《旧约》还要屈居第二位。世界上的民族,不管皮肤是什么颜色,不管天南地北,从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千万人听过《五卷书》里的故事了。从这里他们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快乐。它把他们从现实的纷扰里带到一个童话的国土里去。……世界上还有第二本书有这样的力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