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百花文艺出版社)是郭文斌的散文新作,也是他在文学、文化问题上的阶段性总结和新思考。不论是虚构的小说还是纪实的散文,郭文斌都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乡土生活中风俗的多姿多彩,梳理了风俗之所以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基础。细读书中关于风俗的描写,哪怕仅一个年俗,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过年期间的衣食住行,一招一式,都有说法,都有出处。
这些叙述与描写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堆砌,而是生活的体验与实践,是田野调查的考证与阐释,它们几乎可以比肩文化人类学。它让读者重新认识到,风俗是建立在自然、生活、劳动与血缘基础上的,在规范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具有坚实而隐秘的作用。它是道德、生活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实际上以生活的具体方式参与了乡村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培育、塑造、修复甚至重建。从本质上说,风俗是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记忆,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这正是郭文斌的文化散文远不止于一般描写的原因。
郭文斌努力挖掘日常生活的仪轨、礼俗与程序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揭示其丰富的象征意义,让我们感受到“小传统”的力量。以本书开篇的《中国之美》为例,它重点谈到了农历。农历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个时间表,而且关涉到天文、地理、宗教、风俗、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围绕它产生的一套丰富的话语系统,不仅是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天文编程、人文编程、教育编程、幸福学编程,甚至是人类学编程”。
郭文斌自觉地给自己的写作赋予一种新作用——文学一定要有祝福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逻辑发展,就是让文学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走入大众。他的理解是:“文化一定要让百姓能用、愿用、常用、广用。必须像大米面粉一样成为百姓必需,像阳光空气一样让人离不开”。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具体而明确的,那就是郭文斌从乡村风俗开始,一路寻觅过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态度更使他衍生出多重身份。郭文斌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文化学者、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习者、一位心理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志愿者、一位文化公益事业的贡献者。
于是,有了“寻找安详小课堂”活动。它让人们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安详的拥有者,只不过它在沉睡,只要唤醒它就足矣;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一眼安详的清泉,只要把其中的泥沙淘尽就是”。于是,有了《弟子规》解读课程和《朱柏庐治家格言》解读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郭文斌重点从人的生命力构建、人的潜能开发等角度,阐述一种整体教育观,界说一种对于现代人来说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那就是在第一规定性里找到人生最低成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阳光、温暖、诗性、安详、喜悦充满每个人的心房”。于是,有了《记住乡愁》大型纪录片。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纪录片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风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郭文斌走进一个又一个村落、社区,对乡愁有了新的理解与解读。乡愁是生机、是春意,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那个“本”。
《中国之美》是作者对中国之“美”的寻找与发现,也是作者文化实践的纪录,是一本写在大地上的书。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在历史人文视域中描摹漓江生态文明建设——读《江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