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文正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步入2022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如何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等多点发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对于就业人来说,这份报告传递出了哪些信号?他们的关注点有哪些?
一、稳就业,保民生
“‘稳就业’仍然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多方面推进。”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首先,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第二,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充分运用财税、金融等系列政策工具,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大中小企业就业“容纳器”的作用;第三,更加注重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大力倡导通过灵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快速扩容;第四,大力促进人才供给侧改革,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第五,把高校毕业生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了具体安排,明确了政策的指向性、针对性。“虽然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将面临一定压力,但从‘提质加力’的高质量就业和就业优先政策看,可以预见今年毕业生将有一个更加稳定和充满机遇的发展环境,就业稳定可期。”姚凯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从宏观政策层面加大实施力度,微观政策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说到底,就是要想方设法确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活跃度,为市场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这是保就业的根本。”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匡校震看来,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1000万,加上经济下行、疫情影响等因素,就业面临空前压力。报告指出,“要落实落细就业措施”“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各级政府应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前线,要利用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条件和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育人和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陕西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仝东峰感触颇深。他表示,作为高校,从“提质”角度看,要着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就业思政为浸润,以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整合多方资源全方位指导服务为支撑,健全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果的良性互动反馈机制,加强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从“扩容”角度看,要固本拓新、内引外联,进一步培植、巩固、经营、开拓、发展好高质量就业市场。“我想有四条主要的途径,一是架好‘桥梁’,二是做好推销,三是搭好平台,四是用好资源,通过多途径争取毕业生就业机会。同时也要做好对高校毕业生和家长的就业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形成合理的工作和收入预期,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人生理想。”
二、乘政策东风,逐就业梦想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少内容与城市、区域发展息息相关。
大方向上高屋建瓴,具体任务还是落在各大城市群和区域圈头上。在就业人眼中,这也意味着新的就业市场增长空间和职业发展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重要的机遇。”三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方艺华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海南自由贸港建设实行了积极有效的人才战略和政策举措。自2018年大力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以来,制定出台了涉及人才引进、培养、落户、安居等一揽子服务保障政策,为各类人才来海南就业创业解除后顾之忧。从产业结构来看,加工制造、零售和跨境电商、专业的商务服务等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的优化升级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中关键的基础性人才,对高校来说,要通过讲座、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做好自贸港人才政策解读,使毕业生能深入了解区域未来发展潜力和政策导向,前瞻性地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合理定位,自我匹配成为自贸港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对接落地企业,加大人才供需的信息沟通,将自贸港亟需的产业发展人才规格、要求等更是明晰地传递给毕业生,使毕业生对社会需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升核心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海南自贸港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方艺华说。
“对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来讲,近些年的人才、人口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在稳经济促就业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关心关注的问题。”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鸿宇表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较早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保市场主体稳经济促就业行动方案的通知》,从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等七个方面提出保市场主体稳经济促就业的具体措施,并分别落实责任单位牵头负责,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省域经济社会环境。“从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角度,应重点做好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稳住基本盘。通过实施大学生留省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营造浓厚的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氛围,引导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创业,同时促使高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规模实现新突破新进展,为促进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供新保障。”刘鸿宇表示,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将通过继续做好留省就业攻坚、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举办黑龙江省“就业有我 助你前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
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唱好人才协同发展“双城记”。
在四川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乔木看来,政府工作报告站在稳大局、保民生的高度,结合当前形势,瞄准民生关切,对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为进一步细化举措、落实服务,促进四川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不偏移、战线协同发力不松劲、精准指导服务不停歇、以赛促教促学不懈怠,在全省就业战线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六进’活动(进支部、进宿舍、进家庭、进云端、进思政、进企业),全力实施就业工作实施就业市场拓展行动、就业研究深化行动、智慧就业建设行动、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等‘四大行动’,持续、深入、精准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乔木说。
三、关注年轻人多元化就业选择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灵活就业群体送上了“定心丸”。
“就业需要提供更多的岗位,在就业市场上,提供岗位的需求方更加主动,这是稳岗扩岗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多考虑就业方的需求。”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张玉利认为,90后、00后毕业生进入社会,对就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自由、工作弹性、幸福感的追求更突出,是灵活就业的主力。“灵活就业队伍共同的特点是,不喜欢单纯的把工作当成任务执行,不喜欢有很强的约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爱好和兴趣,能参与设计自己的工作。可以预见,数字经济发展下将催生大量的新型就业形态。”他建议,社会各界在稳岗扩岗的同时,可以多研究间接促进就业的路径和环境,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打造新的就业生态平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高校大学生应承担社会价值
高校毕业生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关注对象,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生力军。
在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雅静看来,在就业这个环节上,高校毕业生实现的不仅是个体价值,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的过程,在做好政策支持,加大服务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建设系统工程,建立起:“家庭-个人-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良性循环体系。“具体来说,首先要从家庭教育抓起,工作是劳动的一种方式,对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培养必然是从小、从家庭教育抓起,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尝试寻找自己的职业榜样,在看到他人成就的同时,更要看到他人的努力与付出,进而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奋斗路径。”方雅静表示,对于各级各类学校而言,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早开展生涯规划意识启蒙和职业世界探索认知。对于全社会而言,要多选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榜样,强调劳动精神的培养和劳动最光荣的导向,打通多渠道成才的立交桥,倡导科学的“职业观”“择业观”。
- 上一篇:深刻认识稳岗扩就业政...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