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就业指导教研室召开人工智能与生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交流会
日期:2025-03-26  作者: 来源:  浏览量:221

新闻照片.jpg

3月25日下午,基础教学部就业指导教研室在1号教学楼204会议室召开“人工智能与生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交流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翁立婷主持,全体教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重构、数据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研讨。

翁立婷老师提出,人工智能的核心优势在于数据挖掘与分析。她建议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中引入学习行为分析系统,通过采集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互动频次、测评结果等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例如,职业测评得分较低的学生可自动收到“行业认知微课”和“技能训练案例”推送,高阶学生则开放“企业实战模拟”模块。教师还可通过数据仪表盘实时监控班级学情,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的精准化教学。王璐璐老师聚焦AI工具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企业就业指南》专题为例,她提出设计“智能面试官”系统,模拟压力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场景,实时分析学生语言逻辑、表情管理及应变能力,生成能力雷达图并提供改进建议。同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简历智能批改工具”,自动识别简历中的表述冗余、岗位匹配度不足等问题,帮助学生快速优化求职材料,增强教学实用性与针对性。

邹雯老师强调课程内容需紧跟AI技术发展。她建议在《就业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增设“AI与职业变革”专题,结合ChatGPT、AIGC等工具解析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与机遇。例如,要求学生使用AI生成行业分析报告,对比人工撰写差异,探讨人机协作边界。殷路敏老师指出,AI教育应用需严守数据伦理。她建议建立“分级授权+去标识化”数据管理机制,明确学生行为数据的采集范围与使用权限。例如,学习分析系统仅收集必要数据(如登录频次、任务完成度),敏感信息采用加密存储与匿名化处理,确保学生隐私安全,规避伦理风险。

本次交流会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创新思路。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积极推进技术赋能教学实践,以数据驱动精准育人、以AI工具提升实效、以前沿内容对接行业、以安全机制护航发展,助力学生应对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挑战,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数字素养的高质量人才。